端粒是如何工作的

由:罗伯特·兰姆

端粒(白色)覆盖着人类染色体的末端,保护遗传信息不受损害。"width=
端粒(白色)覆盖着人类染色体的末端,保护遗传信息不受损害。
形象礼貌人类基因组计划

1982年的经典科幻电影《银翼杀手》(Blade Runner)充斥着对人类处境的反乌托邦思考,而且它还极具引用价值。这部电影里几乎没有鲁特格尔·豪尔的台词没有被DJ取样或用作MySpace标题。在一个场景中,豪尔的角色——一个只有四年寿命的人造人——面对创造他的科学家。他提出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要求:“我想要更多的生命。”

作为一个种族,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逃离自己的死亡。毕竟,生存的意志对于我们繁衍后代的基因使命至关重要。在我们雄心勃勃的时候,我们甚至敢于梦想不朽。已知最古老的书面文本《吉尔伽美什史诗》(The Epic of Gilgamesh)在4000多年前就探讨了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死?如果我们能永生呢?

广告

虽然这些问题的哲学方面可能仍将是一个长期讨论的问题,但现代科学已经在研究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进展端粒.1938年,遗传学家Hermann J. Müller发现了端粒(希腊语“末端”),它本质上是由染色体顶端的短DNA序列组成的保护帽。反过来,它们保护的染色体包含决定我们整个生物特征的DNA[来源:Huaire].遗传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将它们比作鞋带末端的小塑料帽。没有它们,鞋带就会开始散开。

每次细胞然而,分裂后,端粒变得更短。如果长得太短,就会海弗利克极限到了这个时候,它们就不能再保护染色体不受损害了。在这一点上,它们听起来不太像鞋带的末端,而更像一支点燃的蜡烛。即使是现在,你的端粒可能会随着每次细胞分裂而变短,在接近排泄点时燃烧殆尽。

我们害怕不可避免的黑暗——思考它不可估量的深度。端粒研究是否不仅是延缓死亡的关键,还是战胜死亡的关键?

广告

不可思议的端粒萎缩

那颗痣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印记——它可能预示着长寿。伦敦国王学院2007年进行的一项皮肤病学研究表明,痣越多的人端粒往往越长。"width=
那颗痣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印记——它可能预示着长寿。伦敦国王学院2007年进行的一项皮肤病学研究表明,痣越多的人端粒往往越长。
詹弗兰科Calcagno / FilmMagic /盖蒂图片社

圣经人物亚当、诺亚和玛土撒拉的寿命都超过900年。鲁特格尔·霍尔(Rutger Hauer)在《银翼杀手》(Blade Runner)中扮演的复制人罗伊·巴蒂(Roy Batty)几乎活不到四岁生日。今天,在一些发达国家,现代人的预期寿命略低于80岁[来源:全国卫生].

不管你的信仰有多基础,或者你的科幻迷有多幻想,你可能都知道最好不要在这些例子中使用太多的硬科学。然而,基于我们对遗传学的了解,我们可以对为什么诺亚和他的朋友活得这么久做出一些科学的猜测。

广告

一方面,诺亚可能生来就有相当长的端粒,而巴蒂则是公认的最短的。事实上,有些人天生端粒就比其他人长。因为端粒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短细胞"组织"先发制人是有好处的。一旦你接近海弗利克极限,衰老对细胞的影响就会开始,因为细胞死亡和损伤。局势甚至可能在此之前就开始恶化。

犹他大学的遗传学家发现,端粒较短的测试对象死于疾病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8倍,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倍[来源:Biever].哈佛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家也发现女性端粒短于平均水平的人患痴呆前体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12倍[来源:科学美国人介意].

另一种可能是诺亚和巴蒂的端粒缩短的速度不同。几十年来,健康人的端粒不会显著萎缩,这是由于一种叫做端粒酶它在每次缩短后都能部分修复和延长细胞。

端粒酶最常出现在干细胞中,以及经常分裂的细胞中(比如那些参与免疫功能的细胞)。在大多数成年细胞中,端粒酶的产生大多处于休眠状态,但某些因素可以增加端粒酶的产生。加州预防医学研究所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24名从久坐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以锻炼、健康饮食和压力管理为特征的生活方式的患者的端粒酶产量提高了29%。诺亚是个健康狂人吗?巴蒂是不是压力太大了?

正如你所想象的,端粒酶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兴趣。如果这种珍贵的酶可以延缓端粒缩短,那么它难道不能让我们避免死亡,甚至逆转衰老的影响吗?

广告

端粒和癌症

当克隆羊多莉在6岁时过早死亡时,科学家们在她的细胞中发现了异常短的端粒。"width=
当克隆羊多莉在6岁时过早死亡时,科学家们在她的细胞中发现了异常短的端粒。
史蒂芬·费里/盖蒂图片社盖蒂图片社

如果我们还没有从传说和幻想中学到什么,那就是对永生的追求通常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实现。无论是疯狂的科学还是黑暗的魔法,长生不老总是伴随着它的复杂性。

到目前为止,研究表明更多的端粒酶可以导致更长的寿命和增强免疫功能。从理论上讲,适当的修补可以有效地防止衰老,甚至让时光倒流细胞永远不会达到海弗利克极限然而,永生细胞并不是青春的源泉。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被称为利奇风暴海燕的海鸟实际上会经历端粒的生长——这是动物王国中一个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来源:自由民].对于一种小鸟来说,这种鸟的寿命确实很长(可达36岁),但它们仍然会死去。

广告

在人类方面,至少有一个人拥有永生细胞——这些细胞是在肿瘤中发现的。1951年,亨丽埃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进行常规活检。当她的一部分肿瘤细胞被送到实验室进行诊断时,另一部分未经她的授权被送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的研究人员那里。海菲尔德].莱克斯死于子宫颈癌症1951年,她的细胞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存活。它们被称为海拉细胞,可以无限分裂。在这一发现之前,实验室使用的细胞的保质期总是与端粒缩短有关。

为什么这些永生细胞会在致命肿瘤中被发现?在健康的成年细胞中,端粒酶的产生几乎完全减少,而在癌细胞中则增加。事实上,90%的人类肿瘤表现出更多的端粒酶活性。记住,癌症本质上是不受控制的细胞复制。由于较老的细胞最有可能癌变,端粒收缩实际上可能已经进化成抑制肿瘤生长的一种手段[来源:Biever].

正如你可能预期的那样,这些事实使促进端粒酶产生以阻止衰老的概念复杂化。事实上,一些科学家提出减少端粒酶的产生是对抗癌症的一种手段。2009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TCAB1的蛋白质,它控制着端粒酶的运动。通过阻止它在癌细胞中的表达,医生也许能够让这些失控的细胞顺其自然。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端粒研究有很大的意义,从衰老和癌症预防到克隆的未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继续推进他们的研究,即使他们自己的端粒在稳步磨损。

探索下一页的链接来学习更多关于遗传学的知识。

广告

更多的信息

HowStuffWorks相关文章

更大的链接

  • Bakalar,尼古拉斯。“衰老:有痣可能意味着皮肤细胞更年轻。”《纽约时报》。2007年7月24日。(2009年3月9日)http://www.nytimes.com/2007/07/24/health/24aging.html
  • Biever,天蓝色。“更短的端粒意味着更短的寿命。”《新科学家》。2001年1月31日。(2009年3月9日)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3337-shorter-telomeres-mean-shorter-life.html
  • “癌症”。大英百科全书网上Encyclopæ迪亚。2009.(2009年3月9日)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92230/cancer
  • 凯里,本尼迪克特。“压力和苦恼可能会让你的基因变白。”《纽约时报》。2004年11月30日。(2009年3月9日)http://www.nytimes.com/2004/11/30/health/30age.html?_r=1&scp=1&sq=Carey % 20本笃% 20 telomeres&st = cse
  • “清洁生活”延缓细胞衰老。”BBC新闻。2008年9月15日。(2009年3月9日)http://news.bbc.co.uk/2/hi/health/7616660.stm
  • 欺骗,凯瑟琳。“DNA解开带子。”原型杂志。2008年夏天。(2009年3月9日)http://www.protomag.com/assets/dna-unlaced
  • “闪电”。《科学美国人的心理》,2008。
  • 戈德斯,琳达。"离永葆青春又近了一小步"《新科学家》。2008年11月22日。
  • 戈德斯,琳达。“‘青春灵丹妙药’可以对抗艾滋病和衰老。”《新科学家》。2008年11月13日。(2009年3月9日)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16035-elixir-of-youth-drug-could-fight-hiv-and-ageing.html
  • 马克·f·豪斯曼和罗伯特·a·莫克。"Telomeres and Longevity: Testing an Evolutionary Hypothesi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Dec. 10, 2007. (March 9, 2009)http://mbe.oxfordjournals.org/cgi/content/abstract/msm244v1
  • 海菲尔德,罗杰。"亨丽埃塔的细胞给了我们新的希望"电讯报》。2007年8月17日。(2009年3月9日)http://www.telegraph.co.uk/scienceandtechnology/science/sciencenews/3303912/How-Henriettas-cells-gave-us-new-hope.html
  • Huaire,莉莲C。"端粒和端粒酶:赫尔曼Müller和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发起的历史简要回顾"哥伦比亚》。12月2006. http: / / colombiamedica.univalle.edu.co / Vol37No4 / pdf / v37n4a14.pdf
  • 麦科伊,Krisha。“揭示端粒酶的秘密。”每日健康新闻。9月2日,2008年。(2009年3月9日)http://www.hon.ch/News/HSN/618870.html
  • “瑞典的一项研究将端粒和衰老联系了起来。”心脏的新闻。2009年2月16日。(2009年3月9日)http://cordis.europa.eu/fetch?调用者= EN_NEWS&ACTION = D&SESSION = rcn = 30470
  • Tenove,克里斯。“永远年轻”。《新科学家》。2000年5月6日。(2009年3月9日)http://www.nwf.org/nationalwildlife/article.cfm?issueID=113&articleId=1440
  • 自耕农,巴里。“为什么动物会变老?”国家野生动物杂志。2007年3月。(2009年3月9日)http://www.nwf.org/nationalwildlife/article.cfm?issueID=113&articleId=1440

广告

加载……